《资本论》的逻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被引:3
作者
乔榛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资本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激励机制; 生产力容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F123.9 [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如何用《资本论》的逻辑来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有人以《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来拉开它与社会主义经济的距离,也有人用《资本论》研究过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而简单地把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这些都没有从《资本论》的逻辑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必然性。《资本论》揭示了资本能够形成对人的激励,并有着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机制,但资本关系必然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失衡,最终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命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了资本运行的逻辑,它不仅借用市场经济继续保持对人的激励,而且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机制。这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机制,不仅降低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而且扩展了生产力的容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模式的意义越来越明显。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也会发生一些新的问题,这需要通过逐步清晰它的边界和完善它的机制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97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J].
陈承明 ;
陈伯庚 .
红旗文稿, 2015, (20) :18-2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