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地区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类型划分

被引:7
作者
李乃伟
卫海燕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就业结构; 经济发展; 地域类型;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05.03.02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41.4 [劳动就业与失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2002年的断面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各省区的就业结构与人均GDP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我国各省区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现为指数递减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现为对数增长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现为线性增长趋势.各地区人均GDP小于20000元时,第二产业有更大的就业弹性;人均GDP大于20000元时,第三产业则有更大的就业弹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人均GDP和就业结构的数值关系,将我国31个省区划分为4大地域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83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  
东亚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中国.[M].李平;王志宏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M].鞠颂东等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中国省区经济研究.[M].汪宇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刘伟主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  
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等编;杨万钟主编;.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  
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蔡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8]  
政治算术.[M].(英)配第;W.著;陈冬野译;.商务印书馆.1960,
[9]   论人口增长与就业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 [J].
毛志锋 .
新西部(新闻版), 1994, (04)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