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沿海早白垩世玄武岩锶、钕、铅同位素特征——古老富集型地幔的证据

被引:47
作者
杨祝良
沈渭洲
陶奎元
沈加林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锶、钕、铅同位素,陆下岩石圈地幔,古老俯冲地壳,物质早白垩世玄武岩,浙闽沿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P597.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浙闽沿海大面积出露的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区有少量早白垩世玄武岩分布,它们具典型钾富集和铌等元素亏损特征,其同位素组成表现为较高ISr(0.7055—0.7106)、低的εNd(1.2—-10.6,大多介于-3.2—-10.6之间)及富放射性成因铅(206Pb/204Pb=18.355—18.726,207Pb/204Pb=15.455—15.799,208Pb/204Pb=38.530—39.319)。这些特征表明玄武岩源区为一富集型的陆下岩石圈地幔,由古老的俯冲地壳物质再循环进入并交代地幔而形成。没有证据表明本区早白垩世基性和酸性岩浆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化学混合,但不排除同位素之间的交换以及局部的化学和机械混合。壳-幔混合与地壳混染仅在少数玄武岩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