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群体微囊藻对同形溞(Daphnia similis)生长和繁殖影响的模拟

被引:6
作者
戴曦 [1 ,2 ]
陈非洲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群体微囊藻; 藻毒素; 同形溞; 种群;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富营养湖泊中蓝藻水华对枝角类种群和群落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但自然条件下群体微囊藻对大型枝角类溞属不同种类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两次为期各10 d的模拟实验,利用过滤后的太湖原水模拟群体微囊藻(20~100μm和100~200μm)添加对大型枝角类同形溞(Daphnia similis)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次实验的同形溞均大量存活,不同浓度和颗粒大小的群体微囊藻对其生长和繁殖的影响不同,添加群体微囊藻的同形溞的生长和繁殖显著大于未添加微囊藻的.说明在自然条件下藻毒素对同形溞种群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形溞能够与微囊藻水华共存,其种群特征与微囊藻群体大小组成和生物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太湖夏秋季大型枝角类(Daphnia)种群消失的初步分析 [J].
李静 ;
陈非洲 .
湖泊科学, 2010, 22 (04) :552-556
[2]   太湖微囊藻对几种枝角类种群影响的实验生物学分析 [J].
张钰 ;
谷孝鸿 ;
朱光敏 ;
何俊 .
湖泊科学, 2007, (05) :566-571
[3]   太湖梅梁湾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的变化 [J].
纪荣平 ;
李先宁 ;
吕锡武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7, (03) :20-22
[4]   有毒铜绿微囊藻对鱼和溞的毒性 [J].
何家菀 ;
何振荣 ;
郭琼林 .
湖泊科学, 1997, (01) :49-56
[5]   三种淡水枝角类生物学的研究 [J].
黄祥飞 .
海洋与湖沼, 1985, (03) :188-195
[6]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
[7]  
中国动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研究组 编著, 1979
[8]   Chronic effects of cyanobacterial toxins on Daphnia magna and their offspring [J].
Dao, Thanh Son ;
Do-Hong, Lan-Chi ;
Wiegand, Claudia .
TOXICON, 2010, 55 (07) :1244-1254
[9]  
Seasonal Dynamics of Microcystins with Associated Biotic and Abiotic Parameters in Two Bays of Lake Taihu, the Thir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J] . Y. Q. Liu,P. Xie,D. W. Zhang,Z. R. Wen.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2008 (1)
[10]   Effect of mixed diets (cyanobacteria and green algae) on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the cladocerans Ceriodaphnia dubia and Moina macrocopa [J].
Alva-Martinez, Alejandro Federico ;
Sarma, S. S. S. ;
Nandini, S. .
AQUATIC ECOLOGY, 2007, 41 (04) :57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