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权理论:能否成为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被引:17
作者
廖飞
茅宁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
关键词
进入权; 关键资源; 公司治理; 专用性投资; 人力资本;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6.02.012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认为,进入权理论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使得我们对公司治理的理解更贴近于管理实践,但是,进入权自身的机会性使得进入权的配置机制中充满不确定,以至于它无法像设计的那样有效塑造当事人事后的讨价还价能力。不确定来自于:①关键资源的特征。关键资源应该是一束可分割的权利集,即使是一束虚拟的权利集;②对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计量,包括对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程度的计量和对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绩效的计量。如果不能克服进入权的机会性所引致的不确定,它很可能只是一种可用于指导公司治理实践的思维方式,而不能成为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至少现阶段如此。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所有权与进入权分离——国企改制的性质与效率分析 [J].
陈永霞 ;
贾良定 ;
张君君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80-87
[2]   人力资本、进入权与企业层级结构 [J].
贾良定 ;
陈秋霖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86-92
[3]  
企业:一种人力资本使用权交易的粘性组织[J]. 聂辉华.经济研究. 2003(08)
[4]  
企业家的企业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其静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