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估

被引:12
作者
徐岚
张永凤
张晓红
机构
[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2]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B超室 汕头广东
[3] 汕头广东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内美通; 腹腔镜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3 [妇科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评估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停药后对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58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82例,给予米非司酮10 mg口服,每日1次;内美通组76例,口服内美通2.5 mg,每周2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后的副作用及停药后1年内症状复发率和妊娠率等变化。结果: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米非司酮组体重增加、痤疮、肝功能损害、潮热、阴道干燥和异常出血等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美通组(P<0.01)。停药后米非司酮组排卵和月经平均恢复时间较内美通组短(P<0.05);1年内米非司酮组不育症患者的累积妊娠率为36.59%,内美通组为38.1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内米非司酮组和内美通组症状和体征复发情况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机会,且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米非司酮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影响 [J].
李玉玮 ;
于祖茹 ;
章明放 ;
孙洪范 ;
白景文 ;
杨海贤 ;
杨睿 ;
李宝森 .
天津医药, 2004, (06) :359-361+385
[2]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与丹那唑的临床比较 [J].
鲍先范 .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 (04) :17-19
[3]   手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的初步观察 [J].
江静 ;
卢静 ;
吴瑞芳 ;
王振海 ;
郝桂敏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1, (12)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