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终局性、“青天大人”与超级法官赫尔克里斯——简论传统中国的公正观

被引:6
作者
於兴中
机构
[1] 康奈尔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终局性; 司法程序; 公正; 法官中心主义; 实质正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中国法律传统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即法律判决的非终局性。其含义是只要当事人觉得不公平,他总是可以请求统治阶层复审。非终局性是实质正义观的反映,而现代法律制度更注重形式正义和判决的终局性。虽然司法程序的非终局性既是传统中国也是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一个特色,但这里主要关注传统中国司法程序的非终局性。从解释中国司法程序中的非终局性概念入手,结合中国的社会框架可以对这一法律现象作详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法意与人情[M]. 海天出版社 , 梁治平著, 1992
[2]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M]. 群众出版社 , 陈光中, 1984
[3]  
Of Arsenic and Old Laws: Looking Anew at Criminal Justice in Late Imperial China[J] . California Law Review . 1984 (6)
[4]  
Double Jeopardy:A critique of Seven Yuan Cout-room Dramas .2 Ching-Hsi Perng. The Univ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