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末次间冰期南黄海古冷水团沉积的探讨附视频

被引:23
作者
杨子赓
林和茂
王圣洁
李绍全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古冷水团,涡旋泥质沉积,末次间冰期,南黄海;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8.01.007
中图分类号
P736.2(18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末次间冰期高海面时期(75~128kaB.P.),在南黄海QC2孔发现了介形类化石群中“环北极种”为其优势种,组合中数量最多的是Sarsicytherideabradi,其现代分布范围在我国浅海区十分狭窄,集中在北黄海冷水团控制区,冷水种在整个间冰期化石组合中占79%以上;有孔虫组合在70%以上的沉积层段中其优势种和主要成分以凉水种和喜凉种为主,如Buccelafrigida,Protelphidiumtuberculatum,Nonionelastela,Elphidiummagelanicum等,它们是北黄海现代有孔虫组合中的主要成分,Buccelafrigida含量超过10%的分布范围亦仅限于北黄海地区。现代北黄海冷水团中心底层水夏季多年平均温度仅5.81℃,据此可推测末次间冰期南黄海存在着稳定的冷水团,其中心位于34°18′N,122°10′E,较现代冷水团偏西南约150km。在这个古冷水团中心,由于黄海环流的轴辐聚效应,形成了厚达17m的连续的浅海相“涡旋泥质沉积层”,与现代冷水团中心的“涡旋泥质沉积”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57-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