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年潜在影响力指数

被引:7
作者
尹宜舟 [1 ]
罗勇 [1 ]
肖风劲 [2 ]
郎咸梅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潜在影响力指数; 短期气候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热带气旋年潜在影响力指数(YTCPI)与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灾害损失以及主要背景场的关系,结果表明,1971~2010年,登陆我国以及在24 h警戒线内活动的热带气旋频数与YTCP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56(显著性水平达到99.9%以上),一年中热带气旋活动点次和平均风速的乘积以及参考目前常用的热带气旋综合指数定义的平方和指数、立方和指数与YTCP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82和0.78,1994~2009年修正的直接经济损失与YTCPI的相关系数为0.57(显著性水平达到95%以上),这表明YTCPI可以反映热带气旋影响我国的活动情况以及潜在影响程度.1971~2010年前期冬季平均的海表温度场、850和500 hPa高度场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型的中心与相应的YTCPI高相关区分布较为一致,且第一模态的时间序列与YTCPI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44和0.4,显著性水平达到99%以上,表明主要环境场的信息能够较好地反映在与YTCPI的相关关系之中.总的来说,YTCPI作为一个综合指数,比登陆或影响频数作为预测对象更具优势,应用价值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086 / 209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登陆中国大陆不同区间的热带气旋特征初步分析 [J].
朱志存 ;
尹宜舟 ;
叶殿秀 .
热带气象学报, 2012, 28 (01) :41-49
[2]   DEMETER耦合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及其影响因子的预测效能 [J].
孙建奇 ;
陈活泼 .
科学通报, 2011, (32) :2725-2731
[3]   近50年影响中国热带气旋的气候变化特征 [J].
应明 ;
杨玉华 ;
陈葆德 ;
张维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9) :1352-1364
[4]  
A GCM-Based Forecasting Model for the Landfall of Tropical Cyclones in China[J]. 孙建奇,Joong Bae AH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5)
[5]   秋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中国近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J].
邹燕 ;
赵平 .
气象学报, 2011, 69 (04) :601-609
[6]   我国热带气旋潜在影响力指数分析 [J].
尹宜舟 ;
肖风劲 ;
罗勇 ;
赵珊珊 .
地理学报, 2011, 66 (03) :367-375
[7]   澳大利亚东侧海温: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预测信号? [J].
周波涛 ;
崔绚 .
科学通报, 2010, (31) :3056-3062
[8]   2006年7—9月的台风季节预报试验 [J].
沈新勇 ;
朱文达 ;
杜佳 ;
潘维玉 .
气象科学, 2010, 30 (05) :676-683
[9]   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预测 [J].
尹宜舟 ;
罗勇 ;
GEMMER Marco ;
曾小凡 ;
李修仓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5) :614-619
[10]   热带气旋与台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赵宗慈 ;
江滢 .
科技导报, 2010, 28 (15) :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