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杂优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18
作者
黄峰
郑天存
殷贵鸿
韩玉林
杨光宇
李新平
杨朝福
李亚
机构
[1] 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
[2] 河南省商水县农业局 周口
[3] 周口
[4] 商水
关键词
冬小麦;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4.07.057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冬小麦 1 8个杂优组合产量与 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关联度大小依次为 :收获穗数 r7>千粒重 r5>抽穗期 r6 >株型 r2>生育期 r9>单穗重 r4 >粒质 r8>穗粒数 r3>株高 r1 。表明在该区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主要性状为收获穗数 ,千粒重 ,抽穗期 ,并以此确定了本区冬小麦杂交组合及高产品种选育的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川阿坝州早熟冬小麦与春小麦产量有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高必军 ;
李平 .
种子, 2003, (04) :40-42
[2]   冬小麦杂优组合产量构成因素及育种方向研究 [J].
黄峰 ;
郭世昌 ;
沈东风 ;
李红光 ;
韩卫红 ;
彭绍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1) :40-41
[3]  
CHA小麦产量因子优势关系分析及育种学评价[J]. 彭绍峰,郭世昌,黄峰.小麦研究. 2002(01)
[4]  
CHA小麦产量因子优势关系分析及育种学评价[J]. 彭绍峰,郭世昌,黄峰.小麦研究. 2002 (01)
[5]   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段黄金 ;
付星海 ;
沈凤英 ;
叶林 .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06) :15-17
[6]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武兰芳 .
玉米科学, 1997, (01)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