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哲学范式 恢复“爱智”本性的新世纪哲学——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被引:10
作者
孙正聿
机构
[1] 不详
[2]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哲学; 批判性; 社会科学; 自我异化; 人类自我意识; 黑格尔; 两极对立; 理性主义; 爱智; 时代精神; 精神(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6 [现代哲学(191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站在新旧世纪的十字路口 ,回溯千年的人类文明轨迹 ,反思百年的人类心路历程 ,感慨系之 ,心潮激荡。哲学作为反思性的思维范式 ,承载着总结过去 ,启导未来的使命。 2 0世纪的中西哲学发展经历了大相径庭的演变路径 ,西方哲学在一片“拒斥”声中 ,在对哲学自身的“终结”、“消解”和“治疗”中 ,走过了它百年的曲折历程 ;中国哲学则在中西文化精神碰撞、燃烧的涅中获得再生 ,重新熔铸为或将要融汇成一种贯古通今、穿透宇内的哲学精神和范式。哲学是智慧之标 ,它的批判性 ,激励人类去突破一切既定的范式 ;它的理想性 ,则启导人类朝着臻于完善的目标不断迈进 ,哲学的“无定性”品格牵引人类 ,以开放的心态 ,宽广的胸怀去对待天地自然、宇宙人生。聆听新世纪的悦耳钟声 ,浮想联翩 ,思绪翻飞 ,人是什么 ?人类将向何处去 ?类哲学、人学、生存论、公域哲学与私域哲学、文化哲学 ,抑或其他……能帮人类找寻到理想的精神家园吗 ?我们满怀期待……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