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优化理论初探

被引:13
作者
穆光宗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马寅初; 人口控制; 计划生育; 人口优化; 人口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重新审视人口控制理论具有特别的意义。马寅初在《新人口论》提出生两个孩子有奖、胎儿也有生命权、反对人工流产等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代人口转变的实现、使中国进入了一个人口学意义上的"后马寅初时代",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迥异于马寅初时代。人口控制理论认为出生人口是负担,理论依据是"人均概念"。孩子负担论也有违人口生命历程理论,是对人口增长效应不完整的诠释。人口控制理论是特定历史阶段的认识产物,具体说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和人口增长过快两大国情相关的人口理论,有其不可抹杀的历史贡献,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有显而易见的局限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中国特色人口优化理论的初步构想,彰显出三大价值追求,即追求人口的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和积极发展。本文界定了"人口优化"的含义,提出了"人力资本"5×3的新解释框架,从人口的决策优化、队列优化、代际优化、遗传优化、环境优化、生态优化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人口优化"的路径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人口生态优化,又包括了人口数量的优化、人口素质的优化、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口分布的优化。成功的人口发展就是要强化人口优化的力量和趋势,同时消解人口劣化的力量和趋势。人口优化的政策体系,至少包括了优化生育政策、人口投资政策、性别平等政策、有序迁移政策和老年发展政策。本文的主张可概括为:"适度生育,持续发展;优化人口,强我中华。"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 [J].
吴敬琏 ;
马国川 .
同舟共进, 2012, (02) :9-12
[2]   从“计划生育”到“优化生育” [J].
穆光宗 .
人民论坛, 2010, (23) :180-181
[3]   “人口桶”理论与经济发展 [J].
穆光宗 .
科技导报, 1992, (03) :60-64
[4]   “人口素质木桶理论”探析 [J].
穆光宗 .
科技导报, 1991, (08) :20-23+45
[5]  
春风亦浓情.[M].奉雯; 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6]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
[7]  
对人进行投资.[M].(美)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Schultz)著;吴珠华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8]  
人口手册.[M].[美]阿瑟·哈波特;[美]托马斯·凯恩[著];汤梦君译;.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9]  
新人口论.[M].马寅初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茅于轼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