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其紧邻地区夏季环流的若干特征

被引:23
作者
叶笃正
高由禧
陈乾
机构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青藏现代强烈隆起区; 高压带; 高原低涡; 切变线; 垂直环流; 低压环流; 毫巴; 平均环流; 卫星云图; 气旋性涡度; 正涡度; 下沉气流; 高原北部; 紧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解放前,青藏高原的气象学基本上是个谜,解放以后由于党对气象事业的关怀,青藏高原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气象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五十年代末期“西藏高原气象学”一书总结了解放后头十年的成果。六十年代以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广大气象工作者对于这个世界屋脊——青藏大高原上的气象、气候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青藏高压移动的模拟试验及其在夏季形势预报中的应用 [J].
张可苏 ;
陈章昭 ;
周明煜 ;
李国庆 ;
宋正山 ;
王桂芳 ;
杨广基 ;
叶笃正 ;
张捷迁 .
中国科学, 1977, (04) :360-368+379
[2]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
[3]   1958年7月亚洲东南部西南季风区和太平洋信风区平均流场和平均经圈环流 [J].
陈秋士 ;
缪锦海 ;
李维亮 .
气象学报, 1964, (01) :51-61
[4]   西藏高原及其附近的流场结构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平衡 [J].
叶笃正 ;
罗四维 ;
朱抱真 .
气象学报, 1957, (02) :108-121
[5]  
卫星云图使用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 编著, 1975
[6]  
夏半年青藏高原切变线与低涡的研究[M]. 兰州中心气象台 , 陈乾编,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