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功能特征关联分析——以天水市为例

被引:11
作者
郑凤娟 [1 ]
杨东 [1 ]
潘竟虎 [1 ,2 ]
郭盼盼 [1 ]
刘强 [1 ]
刘洪敏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优势度; 人口密度; 景观指数; 天水; 甘肃;
D O I
10.13866/j.azr.2011.02.013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功能特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土地利用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天水市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景观格局两方面,选取土地利用结构集中化指数、总体组合类型、区位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对各县区及不同地类的空间格局与功能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2005年土地组合类型以耕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的组合为主;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最高的是清水县,为0.082;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大部分具有区位意义;多样性最高的是张家川县,为2.352,优势度最高的是麦积区,为1.604,均匀度最高的是张家川县,为0.742;多样性、均匀度指数与组合类型数呈同向关联,与优势度呈反向关联;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呈同向关联,经济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区位指数的关联度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县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功能特征关联方法探讨 [J].
陈其春 ;
刘德林 ;
全斌 ;
方炫 ;
李壁成 .
生态经济, 2009, (08) :26-28
[2]   河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 [J].
杨杰 ;
王印传 ;
许皞 ;
郜文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429-435
[3]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 [J].
潘竟虎 ;
石培基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2) :227-230
[4]   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的计量地理分析 [J].
潘竟虎 ;
任皓晨 ;
赵军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3) :377-381+384
[5]   西安市耕地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J].
杨勇 ;
任志远 .
干旱区研究, 2007, (03) :316-320
[6]   基于计量地理模型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J].
王红梅 ;
王小雨 ;
李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7) :70-74
[7]   四川省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J].
王颖 ;
邓良基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94-200
[8]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研究 [J].
张希彪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6) :37-41
[9]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J].
马晓冬 ;
马荣华 ;
徐建刚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48-1057
[10]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 [J].
任志远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3) :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