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玉米高产品种和技术模式筛选研究

被引:8
作者
侯志研
王大为
郑家明
付景昌
白伟
赵奎华
机构
[1] 不详
[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技术模式; 筛选; 辽西地区;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1.02.029
中图分类号
S513.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辽西地区玉米高产品种和技术模式进行筛选研究,提高辽西地区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株高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性状各异,产量以辽单565最高,为11980.50kg/hm2;中农4号最小,为5 692.50 kg/hm2。不同技术模式对辽单565株高和产量性状影响各异,以双层施肥处理最大,为11005.50kg/hm2;双珠定向处理最小,为7480.00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作物高产挖潜的补偿机制 [J].
赵明 ;
李建国 ;
张宾 ;
董志强 ;
王美云 .
作物学报, 2006, (10) :1566-1573
[2]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 [J].
杨国虎 ;
李新 ;
王承莲 ;
罗湘宁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5) :57-60+64
[3]   氮、钾肥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J].
王庆祥 ;
姜艳超 ;
吕桂兰 .
玉米科学 , 2006, (03) :145-146+153
[4]   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武际 ;
郭熙盛 ;
王文军 ;
朱宏斌 ;
李孝勇 .
玉米科学 , 2006, (03) :147-150
[5]   玉米郑单958、14、18系列品种高产生理研究 [J].
王春虎 ;
陈士林 ;
赵新亮 ;
李国胜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253-256+268
[6]   吉林省玉米超高产研究进展与产量潜力分析 [J].
王立春 ;
边少锋 ;
任军 ;
刘武仁 ;
方向前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4) :33-36
[7]   超高产夏玉米生长机制研究 [J].
谢瑞芝 ;
李潮海 ;
周苏玫 ;
张根峰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1) :13-18
[8]   吉林省玉米高产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育生理指标研究——第二报 耐密型玉米增产原因分析与公顷产量11250kg高产群体主要生育生理指标 [J].
尹枝瑞 ;
王国琴 ;
王振宝 .
玉米科学, 1994, (03) :32-40
[9]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劳家柽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