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碳-硫酸盐混合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郝丽 [1 ,2 ]
杨文 [1 ]
吴统文 [3 ]
石广玉 [4 ]
赵剑琦 [4 ]
谭燕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气候中心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 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州气象局
关键词
黑碳-硫酸盐混合气溶胶; 内外混合模型; 辐射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Mie散射理论、外混合模型、均匀球模型和分层球模型,分析考察了黑碳和硫酸盐的混合气溶胶粒子在内外混合状态下的辐射特性和混合方式、容积含量和粒径对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散射反照率和吸收效率因子对黑碳含量和混合方式很敏感,非对称因子和散射效率因子对两者的变化较敏感,消光系数(消光效率因子)对两者的变化不敏感。均匀混合的吸收最大,壳-核模型次之,外混合的吸收最小。壳-核模型中黑碳为核的分层球模型的吸收大于黑碳为壳的分层球模型。小粒子的辐射特性对粒径的变化很敏感,大粒子的辐射特性对粒径的变化不是很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238 / 12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地区黑碳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 [J].
庄炳亮 ;
王体健 ;
李树 .
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095-1104
[2]   长春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J].
高枞亭 ;
张仁健 ;
苏丽欣 .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803-807
[3]   中国北方气溶胶散射和PM10浓度特征 [J].
延昊 ;
矫梅燕 ;
赵琳娜 ;
张志刚 ;
牛若芸 .
高原气象, 2008, (04) :852-858
[4]   岭南山地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研究 [J].
吴兑 ;
邓雪娇 ;
叶燕翔 ;
黄浩辉 .
高原气象, 2006, (05) :877-885
[5]   春末中国西北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 [J].
牛生杰 ;
孙照渤 .
高原气象, 2005, (04) :604-610
[6]   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 [J].
牛生杰 ;
孙继明 .
高原气象, 2001, (03) :298-301
[7]   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辐射特性及辐射强迫的模拟估算 [J].
张立盛 ;
石广玉 .
大气科学, 2001, (02) :231-242
[8]   中国地区边界层大气气溶胶辐射吸收特性 [J].
黄世鸿 ;
李子华 ;
杨军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4) :487-494
[9]   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辐射效应的研究 [J].
张瑛 ;
高庆先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S1) :88-92
[10]   Optical properties of ice particles in young contrails [J].
Hong, Gang ;
Feng, Qian ;
Yang, Ping ;
Kattawar, George W. ;
Minnis, Patrick ;
Hu, Yong X. .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 RADIATIVE TRANSFER, 2008, 109 (15) :2635-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