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煤燃烧后元素硒的分布及对环境的贡献

被引:26
作者
徐文东
曾荣树
叶大年
X. Querol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ofEarthSciences“JaumeAlmera”CSIC,C/LluisSolSabars,s/n,Barcelona,Spain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飞灰; 痕量元素; 硒;
D O I
10.13227/j.hjkx.2005.02.013
中图分类号
X773 [电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对电厂煤、除尘器飞灰、渣及不同粒径的烟道飞灰中痕量元素硒进行研究 .化学分析表明 ,硒在渣和除尘器飞灰中亏损而在细飞灰中富集 ,尤其在 >19 0 μm的飞灰中明显富集 ,富集系数达到 5 . 15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挥发性元素的挥发 凝结作用 ,二是燃烧产物在燃烧气流中停留的时间 ,三与飞灰颗粒形态有关 ,>19 0 μm的飞灰中多孔颗粒可能是造成其富集的原因 .逐级化学提取实验表明 ,煤中硒主要具有机相关性 (6 9 7% ) ,这也是硒挥发性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物质平衡计算显示煤中 16 . 5 %的硒随气流直接排放入大气 ,细飞灰中的硒只占 1 1% ,且大部分在 >19 0 μm的飞灰中 ,影响范围小 ,渣中硒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小 ,飞灰中的硒具有一定的迁移性 ,也许可以用来改善缺硒土壤 .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燃煤痕量元素的排放与控制.[M].郑楚光等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煤烟污染与健康.[M].曹守仁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   固硫剂对煤燃烧过程中硒挥发性的抑制作用 [J].
张军营 ;
任德贻 ;
钟秦 ;
徐复铭 ;
张衍国 ;
尹金双 .
环境科学, 2001, (03) :100-103
[4]   鄂西南石煤和石煤出露区土壤中硒与镉的含量 [J].
毛大钧 ;
郑宝山 ;
严文祥 .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9, (02) :1-2
[5]   提高食物链硒通量防治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示范研究 [J].
李日邦 ;
谭见安 ;
王五一 ;
朱文郁 ;
杨林生 ;
李德珠 ;
王立志 ;
苗成波 ;
王久性 ;
张建科 .
地理学报, 1999, (02) :64-70
[6]   猪煤烟污染型硒中毒的调查 [J].
毛大钧 ;
苏宏灿 ;
胡蔚红 ;
郑宝山 .
中国兽医科技, 1996, (12) :15-17
[7]   燃煤型氟病区儿童发硒水平 [J].
程云 ;
朱岚 ;
白学信 ;
李平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3, (05) :39-40+32
[8]   鄂西自治州硒中毒的地理因素 [J].
毛大钧 ;
苏宏灿 .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3, (03) :23-25
[9]   燃煤导致的硒中毒和氟中毒研究 [J].
严本武 .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1, (01) :14-17
[10]   鄂西自治州环境硒及高硒区成因的调查 [J].
苏宏灿 ;
严良荣 ;
饶绍权 ;
蹇新华 ;
毛大钧 .
环境科学, 1990, (02) :86-8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