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洞庭湖地区网纹红土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6
作者
毛龙江 [1 ]
莫多闻 [1 ]
杨兢红 [2 ]
史辰羲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配分模式; 洞庭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环洞庭湖地区网纹红土中稀土元素(RE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剖面稀土元素的总量(ΣREE)表现为白色网纹明显高于红色基质,白色网纹ΣREE平均值为224.7μg·g-1,红色基质平均值为198.5μg·g-1,总平均值为211.6μg·g-1,明显高于镇江下蜀黄土(207.7μg·g-1)和黄土高原黄土(159.2μg·g-1),表明网纹红土经过了强风化成壤作用.而且,网纹红土与黄土高原黄土和镇江下蜀黄土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相似性,表明网纹红土在成因上与黄土高原黄土和镇江下蜀黄土具有一致性,同为风成成因,网纹红土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在中国东南部或南部的延伸.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镇江下蜀黄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李徐生 ;
韩志勇 ;
杨达源 ;
陈曰友 .
土壤学报, 2006, (01) :1-7
[2]   洞庭盆地红土地层中网纹的成因探讨 [J].
来红州 ;
莫多闻 ;
李新坡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40-248
[3]   皖南网纹红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J].
胡雪峰 ;
沈铭能 ;
方圣琼 .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160-166
[4]   南方红土网纹:古森林植物根系的土壤学证据 [J].
熊尚发 ;
丁仲礼 ;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2000, (12) :1317-1321
[5]   中国红土期气候期构造期的耦合 [J].
黄镇国 ;
张伟强 .
地理学报, 2000, (02) :200-208
[6]   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时代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肖华国 ;
赵志中 ;
王苏民 ;
薛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4) :29-34
[7]   中国南方的红土与红色风化壳 [J].
朱显谟 .
第四纪研究, 1993, (01) :75-84
[8]   黄河中游地区马兰黄土的稀土元素 [J].
吴明清 ;
文启忠 ;
潘景瑜 ;
刁桂仪 .
科学通报, 1991, (05) :366-369
[9]   网纹红土的成因及其研究意义 [J].
朱景郊 .
地理研究, 1988, (04) :12-20
[10]   华南第四纪网状红土虫状白斑的成因探讨 [J].
李驭亚 .
地质论评, 1965, (02)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