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

被引:29
作者
刘祖云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流动,社会转型,社会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文章首先认为,社会流动是社会转型的标志和机制,社会流动程度与社会开放乃至社会转型程度成正比,合理的社会流动可形成新陈代谢、拾遗补缺和促优汰劣的社会机制。另一方面,转型过程中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其社会流动状况。其次,文章从社会现实出发探讨了本世纪末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认为:80年代中国的“流动热”和“流动潮”既表明中国社会正以强劲有力的步伐步向开放、迈向现代,又表明社会转型或社会改革在行业、地区及单位严重失衡;90年代中国的三大基本阶层即农民、工人和干部的流动则与改革的深浅和利益的得失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1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M].陆学艺;李培林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M].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 [J].
刘祖云 .
社会科学研究, 1994, (06)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