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与消费过度敏感性——1985—2008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20
作者
骆祚炎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消费过度敏感性;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收入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0.02.001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1985—2008年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7%。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中,工薪收入占绝对主体,财产性收入低,资产财富效应微弱;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不高且不断下降。为了缓解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扩展城镇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根本途径。为此,应该提高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降低生产税税率,采取措施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时要抑制住房价格等过快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 [J].
李实 ;
杨穗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5) :19-27+111
[2]   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99-115+206
[3]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性财富效应分析:一种模型的改进 [J].
骆祚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2) :97-110
[4]   流动性约束、持久收入与农户消费——基于中国农村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高梦滔 ;
毕岚岚 ;
师慧丽 .
统计研究, 2008, (06) :48-55
[5]   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 [J].
徐现祥 ;
王海港 .
经济研究, 2008, (02) :106-118
[6]   支出增长预期对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分析——兼评预防性储蓄理论的不足 [J].
骆祚炎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8) :33-38
[7]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J].
李扬 ;
殷剑峰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6
[8]   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 [J].
李实 ;
魏众 ;
丁赛 .
经济研究, 2005, (06) :4-15
[9]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 [J].
杜海韬 ;
邓翔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297-316
[10]   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 [J].
施建淮 ;
朱海婷 .
经济研究, 2004, (10)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