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末位淘汰制”看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特点

被引:2
作者
刘晓琴
机构
[1] 中山大学教科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 末位淘汰制; 人才培养; 激励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引进“末位淘汰制”正确与否?它是否应该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的培养主体———大学生身上?它将对我们的教育目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却一时无法下定论的问题。我们不能全部照搬并将其滥用,但也不能全盘否认,而应在分析、探索、实践中找出它们的本质和规律,将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现状结合起来,在实践和理论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教育管理学.[M].陈孝彬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教育哲学通论.[M].黄济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3]  
当代教育心理学.[M].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