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子空间模型的人员疏散路径选择
被引:2
作者
:
何大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何大治
谢步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谢步瀛
机构
:
[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来源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年
/ 03期
关键词
:
计算机应用;
模拟;
子空间;
人员疏散;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P391.9 [计算机仿真];
学科分类号
:
080203 ;
摘要
:
基于子空间的人员疏散模型,是一种按照空间的等级从低到高原则,确定人员疏散总体方向和路径选择的模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一个多房间建筑进行了疏散过程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子空间的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模拟人员疏散过程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基于几何方法的人员疏散最佳路径
[J].
何大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虚拟建筑研究室
何大治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长波
;
谢步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虚拟建筑研究室
谢步瀛
.
工程图学学报,
2006,
(05)
:23
-28
[2]
Visual Basic计算机绘图基础.[M].谢步瀛;龚沛曾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Modelling occupant interaction with fire conditions using the buildingEXODUS evacuation model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Gwynne, S
;
Galea, 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Galea, ER
;
Lawrence, P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Lawrence, PJ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Filippidis, L
.
FIRE SAFETY JOURNAL,
2001,
36
(04)
:327
-357
←
1
→
共 3 条
[1]
基于几何方法的人员疏散最佳路径
[J].
何大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虚拟建筑研究室
何大治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长波
;
谢步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虚拟建筑研究室
谢步瀛
.
工程图学学报,
2006,
(05)
:23
-28
[2]
Visual Basic计算机绘图基础.[M].谢步瀛;龚沛曾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Modelling occupant interaction with fire conditions using the buildingEXODUS evacuation model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Gwynne, S
;
Galea, 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Galea, ER
;
Lawrence, P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Univ Greenwich, Fire Safety Engn Grp, London SE10 9LS, England
Lawrence, PJ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Filippidis, L
.
FIRE SAFETY JOURNAL,
2001,
36
(04)
:327
-35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