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

被引:37
作者
张文辉
许晓波
周建云
谢宗强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生境; 年龄阶段; 聚集强度; 取样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14 [冷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阐明秦岭冷杉种群分布格局动态特征,达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的目的,通过野外调查,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离散分布拟合、扩散系数、M oris ita指数、均方-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和年龄阶段的秦岭冷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基本属于聚集型分布,在25 m2、150 m2和300 m2的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天然条件下,种群聚集强度最大取样尺度,可能是其种群更新的最佳面积.(2)秦岭冷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聚集强度在海拔1 300~1 700 m较小,在海拔1 700~2 100 m地区较大;阴坡种群分布聚集强度大于阳坡.(3)随着种群年龄增加,分布格局由聚集型向随机型过渡,聚集强度减弱;聚集性最强的尺度规模在幼、中龄期为50 m2,老龄期为300 m2.(4)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生物生态学特性、生境条件关系密切.在未来森林经营和种群恢复中,应针对生境和种群年龄,森林抚育管理作业面积应该尽量接近聚集强度最大的尺度.低海拔和阴坡应该适度间伐非目的乔木树种,高海拔和阳坡地区,应适度清理灌木和草本层,为群落内团块状更新创造空间;实行就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天然更新保护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840 / 18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J].
王晓春 ;
韩士杰 ;
邹春静 ;
周晓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781-784
[2]   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动态 [J].
苏志尧 ;
吴大荣 ;
陈北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337-341
[3]   银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J].
谢宗强 ;
陈伟烈 ;
刘正宇 ;
江明喜 ;
黄汉东 .
植物学报, 1999, (01) :95-101
[4]   长白山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格局的模拟分析 [J].
侯向阳 ;
韩进轩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3) :47-54
[5]  
简明植物种群生物学.[M].(英)JonathanSilvertown;(英)DeborahCharlesworth著;李博等译;.图.2003,
[6]  
陕西植被.[M].雷明德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9,
[7]  
裂叶沙参种群生态学研究.[M].张文辉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8]  
云杉种群生态学.[M].江洪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9]  
植物生态学.[M].曲仲湘等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