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可交易耕地发展权优化耕地非农化配置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荧
机构
[1]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耕地发展权; 市场交易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我国耕地非农化配置实行的是指令式的计划配置机制。在这样的配置机制下,耕地非农化存在配置效率损失和社会不公等问题。通过理论模型论证分析,得出结论:耕地发展权的设置及其交易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耕地非农化的公平与效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耕地发展权的归属及交易机制建立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地发展权与农民农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J].
李嵩誉 .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0, (03) :5-7
[2]   农地发展权的价格涵义与价值分析 [J].
臧俊梅 ;
王万茂 ;
陈茵茵 .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05) :86-91
[3]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4]   新增建设用地指令性配额管理的市场取向改进 [J].
靳相木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19-23
[5]   国内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 [J].
王永莉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3) :69-73
[6]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初探 [J].
蔡银莺 ;
李晓云 ;
张安录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6, (02) :10-14
[7]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J].
陈江龙 ;
曲福田 ;
陈雯 .
管理世界, 2004, (08) :37-42+155
[8]  
基于主体功能分区的农地发展权补偿研究[D]. 任艳胜.华中农业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