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火火”网络造谣案的法理问题研析

被引:13
作者
赵远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秦火火; 网络犯罪; 诽谤罪; 寻衅滋事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最近审结的"秦火火"网络犯罪案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诽谤罪、寻衅滋事罪都存在着相当的争议。就诽谤罪而言,"秦火火"的网络造谣行为的主观心理是出于故意,其有着捏造事实的行为,且属于网络诽谤司法解释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从寻衅滋事罪而论,本案中的网络环境应被定义为公共场所,且"秦火火"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关于网络诽谤犯罪的立法应当完善,将网络诽谤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归入公诉罪较为妥当。对"虚假信息"应做明确界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周加海 ;
喻海松 .
人民司法, 2013, (23) :28-30
[2]   刑法应当理性应对网络谣言——对网络造谣司法解释的实证评估 [J].
孙万怀 ;
卢恒飞 .
法学, 2013, (11) :3-19
[3]   网络诽谤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J].
赵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8) :65-71
[4]   国外网络立法比较 [J].
杨德明 .
国外科技动态, 2000, (08) :11-13
[5]  
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 中国方正出版社 , 王作富主编, 2001
[6]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肖中华著, 1998
[7]  
美国法律讲话[M]. 三联书店 , (美)伯曼编, 1988
[8]  
我国刑法中的流氓罪[M]. 群众出版社 , 张智辉 著, 1988
[9]  
"秦火火"一审获刑三年 .2 王治国. 检察日报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