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的“跷跷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被引:21
作者
余壮雄
李莹莹
机构
[1]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配置; 城市发展战略;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4.11.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中国应该走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还是以发展小城市为主的城镇化道路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城市与企业数据,考察了城镇化进程所引发的资源流动以及城市发展优势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对于地区资源配置存在"跷跷板"效应,即城镇化水平上升会增加城市新增企业数量,降低区域内其他类型城市的新增企业数量。城镇化效率的城市差异分析表明,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U型"结构,特大城市与迷你城市的城镇化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从趋势上看,这种"U型"结构正在逐渐向"倒U型"结构翻转,城镇化优势正在从特大城市向中型城市转移。中国的城镇化以发展中型城市为主,将带来更大效益。政府应适当控制特大城市发展,解决城市过度拥挤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同时,在当前规划基础上拓宽对中型城市的界定,避免城市规模偏小所导致的效率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