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套土壤温湿度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

被引:51
作者
刘川 [1 ,2 ]
余晔 [1 ,3 ]
解晋 [1 ,2 ]
周欣 [2 ]
李江林 [1 ,2 ]
葛骏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再分析资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8 [土壤温度和热流];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土壤温度和湿度观测资料,通过计算两套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CFSR)和六套陆面模式资料(ERA/land、MERRA/land、GLDAS-NOAH、GLDAS-CLM、GLDAS-M OSAIC和GLDAS-VIC)分别与观测资料之间的平均偏差、偏差标准差、相关系数、标准差比等统计参数,结合Brunke排名法,综合评估了再分析资料和陆面模式资料中土壤温湿度数据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土壤温度,CFSR与观测值最接近,其次是MERRA/land和GLDAS-CLM,而ERA-Interim和ERA/land与观测值相差较大;除GLDAS-CLM土壤温度比观测值偏高外,其他资料土壤温度在大部分站点比观测值偏低,其中ERA-Interim和ERA/land土壤温度比观测值偏低较多,部分站点平均偏差超过-20℃。对于非冻结期(5 10月)土壤湿度,GLDAS-CLM与观测值最接近,其次是GLDAS-NOAH或ERA-Interim;与观测值相比,CFSR、ERA-Interim和ERA/land的土壤湿度偏湿,平均偏差大部分在0.05~0.20 m3·m-3之间,而GLDAS-NOAH、GLDAS-CLM和GLDAS-M OSAIC的土壤湿度偏干。
引用
收藏
页码:653 / 665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