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湾水电站坝基开挖岩体卸荷裂隙发育特征

被引:18
作者
祁生文 [1 ]
伍法权 [1 ]
庄华泽 [2 ]
刘彤 [1 ]
晏长根 [1 ]
柴建峰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小湾水电站; 开挖; 卸荷裂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21.2 [];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小湾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和巨型电站,设计坝型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92m,是世界上在建的第二高拱坝。由于河谷狭窄,谷坡高陡,地应力值较高,在坝基开挖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卸荷松弛,使得岩体性质劣化,带来了一系列工程问题。介绍小湾水电站坝址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分析坝基开挖卸荷裂隙的宏观特征,发现:(1)当高程由大变小,坝基开挖卸荷裂隙的倾角由大逐渐变小;(2)两岸卸荷裂隙倾向相反,相对产出;(3)裂隙面发育与坝基开挖面近于平行,形成兜底缝。把卸荷裂隙分为继生型卸荷裂隙、扩展型卸荷裂隙以及新生型卸荷裂隙三类,分析其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监测资料和声波分析资料,确定坝基开挖卸荷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范围。这对于岩体开挖卸荷问题的研究及岩体加固处理措施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07 / 29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湾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 [J].
汤献良 ;
冯汉斌 ;
杨海江 ;
黄德凡 .
水力发电, 2004, (10) :42-44
[2]   锦屏一级水电站普斯罗沟左岸深部裂缝变形模式 [J].
祁生文 ;
伍法权 .
岩土力学, 2002, (06) :817-820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 地质出版社 , 张倬元等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