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与国家权力的边界:理论探讨与中国的证据

被引:6
作者
张光
吴进进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系
关键词
腐败; 公民态度; 经济型支出; 再分配型支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什么因素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支出、以至国家权力边界的态度与选择?文章认为,公众对腐败程度的认知是影响他们对国家权力态度的关键因素。使用2006年亚洲晴雨表的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中国公众的腐败认知如何影响他们对政府经济型支出与再分配型支出的态度与偏好,进而探求腐败与国家权力边界的关系。文章发现,公众对腐败程度的认知,显著降低了他们对腐败空间相对较大的经济型支出的支持与偏好,但对受腐败影响较低的再分配型支出领域则没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公民期望与政府职能的改进——基于一项对大学生财政支出认知态度的调查研究 [J].
张光 ;
庄玉乙 .
公共管理学报, 2012, 9 (03) :11-18+122
[2]   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 [J].
公婷 ;
吴木銮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4) :204-220+246
[3]   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 [J].
周黎安 ;
陶婧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57-69
[4]   经济转轨滋生腐败机会的微观机制研究——从594个腐败要案中得出的结论 [J].
过勇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05) :53-59
[5]   反腐败、市场建设与经济增长 [J].
孙刚 ;
陆铭 ;
张吉鹏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1-22
[6]  
Booty Socialism, Bureau-Preneurs, and the State in Transition: Organizational Corruption in China[J] . Comparative Politics . 2000 (3)
[7]  
Corruption and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Issues[J] . Pranab Bardha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97 (3)
[8]  
Whites' Opposition to “Busing”: Self-interest or Symbolic Politics? *[J] . David O. Sears,Carl P. Hensler,Leslie K. Speer.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1979 (2)
[9]  
Corruption,Public Investment and Growth .2 Tanzi,V,H.Davoodi. http://www1.worldbank.org/publicsector/anticorrupt/FlagshipCourse2003/TanziDavoodi.pdf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