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化、要素替代和贸易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59
作者
樊茂清 [1 ]
任若恩 [2 ]
陈高才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技术变化; 要素替代; 贸易;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0.01.002
中图分类号
F407.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运用1981—2005年的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成本函数估计了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能源、非能源、资本以及劳动的份额方程,对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的技术变化、要素替代以及贸易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技术变化、要素替代、贸易、一次能源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是引起能源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58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制造业能耗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孙荣庭 ;
孙林岩 ;
何哲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2) :71-73+82
[2]   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董利 .
产业经济研究, 2008, (01) :8-18
[3]   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国内制造业为例 [J].
杭雷鸣 ;
屠梅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93-100
[4]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财经研究, 2006, (06) :75-85
[5]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6]   资本投入测量综述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经济学(季刊), 2005, (03) :823-842
[7]   中国投入产出序列表外推方法研究 [J].
马向前 ;
任若恩 .
统计研究, 2004, (04) :31-34
[8]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王玉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151-154
[9]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
[10]  
China’s energy economy: Technical change, factor demand and interfactor/interfuel substitution[J] . Hengyun Ma,Les Oxley,John Gibson,Bonggeun Kim.Energy Economics . 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