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布

被引:15
作者
曹志宏 [1 ]
梁流涛 [2 ]
郝晋珉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集约度;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时空分析; 黄淮海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就当前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或市场价值形态核算农业用地利用集约度的缺点,本文引进能值分析科学合理计算黄淮海地区农业用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投入集约度整体上显著高于我国农业生产平均投入水平,而且其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该地区属于我国农业生产中集约利用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综合能值集约度有所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民外出劳务比较多的地区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②2001年~2005年黄淮海地区农业资本劳动能值比率值显示出其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增长迅速,说明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以先进的生产工具取代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人畜为主的劳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③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出黄淮海地区各地资本劳动能值比率分别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成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利于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
引用
收藏
页码:1779 / 17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 [J].
张琳 ;
张凤荣 ;
安萍莉 ;
张卫峰 ;
严良政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08-112
[2]   江苏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J].
舒帮荣 ;
徐梦洁 ;
黄向球 ;
於海美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6) :743-745
[3]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07-915
[4]   新形势下耕地资源集约利用及其评价研究 [J].
赵本宇 ;
张文秀 ;
龚长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9) :5842-5843+5878
[5]   山东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J].
王建源 ;
薛德强 ;
田晓萍 ;
陈艳春 .
生态学杂志, 2007, (05) :718-722
[6]   华北平原集约农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河北沧州为例 [J].
邢开成 ;
龚宇 ;
王璞 .
生态环境, 2007, (02) :592-597
[7]   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 [J].
崔丽 ;
许月卿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16-125
[8]   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J].
王明全 ;
王金达 ;
刘景双 ;
孙志高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183-188
[9]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以北京密云县为例 [J].
周连第 ;
胡艳霞 ;
严茂超 ;
董孝斌 ;
吴志强 ;
魏长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5) :94-104
[10]   耕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以福建省为例 [J].
张世文 ;
马素敏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4) :6576-6577+6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