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再思考——兼论《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司法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李军
王德勇
机构
[1] 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票据无因性; 《刑法修正案(七)》; 票据贴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4 ;
摘要
票据作为支付、结算、融资的工具,流转是其生命的基本过程,因而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流通的灵魂。但是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票据无因性基本采取了消极的立场,对票据的原因关系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而票据实务中却存在突破我国现有票据的立法的冲动,例如无真实交易关系的"票据买卖"案例大量涌现,因此票据立法与现实的冲突成了当前司法难题。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将票据无原因关系的非法贴现支付结算行为纳入犯罪,进一步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构建形成冲击,在刑法介入的状态下需要重新对票据无因性进行思考,以便既能保留票据无因性制度,又能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王卓.吉林大学.2009, 08
[2]   论票据关系无因性之否认 [J].
张燕强 .
法商研究, 2007, (04) :31-36
[3]   票据无因性研究 [J].
董惠江 .
政法论坛, 2005, (01) :139-147
[4]   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J].
汪世虎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3) :337-342
[5]  
票据法问题研究.[M].赵新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
[6]  
无因债权契约论.[M].陈自强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  
中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M].王小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商法学.[M].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  
流通票据及票据法规入门.[M].(英)理查逊(Richardson;D.)著;李广英;马卫英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0]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