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剩余价值”的理论进展及其在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被引:3
作者
王丰
机构
[1]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分割剩余价值; 理论进展; 现实变化; 新特点;
D O I
10.13676/j.cnki.cn36-1224/f.2016.02.003
中图分类号
F014.39 [资本和剩余价值];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金融化、科技信息化,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割的理论及其实践都发生了新变化。分割剩余价值理论的新进展,也是基于四个方面的现实变化而推动的。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的分割出现了四个新变化,即分割剩余价值中的劳动份额变化、分割剩余价值中的金融崛起、分割剩余价值中的国家介入、分割剩余价值中的国际扩散;由此形成分割剩余价值的主体多元化、分割剩余价值的层次立体化、分割剩余价值的矛盾愈加隐蔽化三个新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新常态”下实现“中国梦”的经济路径与动力源泉.[J].王丰;.海派经济学.2015, 03
[2]   分配与增长: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 [J].
李子联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04) :48-57
[3]   西方福利国家的跨国剥削新动向与影响 [J].
祁霄 ;
阚道远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 (02) :83-86
[4]   金融资本、职能资本与资本主义的金融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美国的现实 [J].
赵峰 ;
马慎萧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02) :33-41+158
[5]   金融化、劳动力市场弹性化、全球危机和新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J].
拜斯德伯达斯古普塔 ;
车艳秋 .
国外理论动态, 2014, (11) :31-43
[6]   全球经济中的劳动力分工新格局 [J].
简哈代 ;
张志超 .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5) :5-15
[7]   新自由主义积累体制的矛盾与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 [J].
孟捷 .
学术月刊, 2012, 44 (09) :65-77
[8]   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到科学发展观 [J].
鲁品越 .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03) :1-7+19
[10]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 [J].
王振中 ;
裴小革 .
经济研究, 2002, (06) :69-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