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在新疆罗布泊和昆仑山分布及种群状况

被引:7
作者
马鸣 [1 ]
李维东 [2 ]
张会斌 [3 ]
张翔 [3 ]
袁国映 [2 ]
陈莹 [1 ]
袁磊 [4 ]
丁鹏 [1 ]
张宇 [4 ]
程芸 [4 ]
萨根古丽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新疆环境科学院
[3] 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4]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黑颈鹤; 分布; 种群数量; 昆仑山; 罗布泊;
D O I
10.13859/j.cjz.2011.03.014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俗称"吐尔那",在新疆罕见,主要分布在与西藏和青海接壤的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区。作者1985~2010年间在若羌(祁曼塔格、东昆仑山、阿尔金山)、且末(吐拉牧场、车尔臣河流域)、和田(阿克赛钦湖)、墨玉、皮山(喀拉喀什河流域)、叶城(叶尔羌河流域)等地记录到黑颈鹤。采用直接计数法和问卷调查法,2003年秋季在阿尔金山保护区统计到约137只的迁徙集群,全疆种群数量估计180~220只。2010年5月18日,在罗布泊洼地(N 40°19',E 91°58',海拔790 m)首次记录到黑颈鹤栖息,这可能是目前黑颈鹤分布的最北端,也是海拔最低和极端干旱区域的一个纪录。历史上是否有分布,尚不得而知。这意味着,对这一青藏高原特有物种生存领地的认识向北扩展了2~3个纬度。本文对以往的记录提出质疑。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鸟类“东扩”现象与地理分布格局变迁——以入侵种欧金翅和家八哥为例
    马鸣
    [J].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4) : 540 - 546
  • [2] 昆仑山中段初冬鸟类调查及其多样性分析
    马鸣
    胡宝文
    梅宇
    Thomas McCarthy
    [J].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2) : 230 - 235
  • [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鸟类区系的影响
    杜寅
    周放
    舒晓莲
    李一琳
    [J]. 动物分类学报, 2009, 34 (03) : 664 - 674
  • [4] 追寻黑颈鹤
    孙德辉
    [J]. 西部大开发, 2001, (02) : 42 - 43
  • [5] 高原神鸟──黑颈鹤.[J].田风玲.新疆环境保护.1999, 04
  • [6] 黑颈鹤迁徙研究初报
    吴至康
    李筑眉
    王有辉
    江亚猛
    李若贤
    李德浩
    周志军
    李来兴
    [J]. 动物学报, 1993, (01) : 105 - 106
  • [7] 阿尔金山依协克帕提湖畔黑颈鹤观察初报
    张帆
    张会斌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1, (02) : 92 - 93
  • [8] 新疆阿尔泰山鸟类的研究(Ⅰ)——鸟类的分布
    向礼陔
    黄人鑫
    [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3) : 90 - 107
  • [9] 昆仑——阿尔金山陆栖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布特性
    周永恒
    陈永国
    [J].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85, (02) : 1 - 10+79
  • [10] 中国罗布泊.[M].夏训诚;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