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体系及应用方案设计

被引:127
作者
黄仁乐 [1 ]
蒲天骄 [2 ]
刘克文 [2 ]
杨占勇 [2 ]
陈乃仕 [2 ]
机构
[1]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主动配电网;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 柔性负荷响应; 分布式协同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TK01-3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京延庆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微电网群和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依托北京延庆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分析了延庆地区的新能源基础条件和特征,从能源供给/消费形式、承载能源输送的主要载体、管理决策与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示范区建设内容,构建了能源互联网的应用框架模型,详细阐述了支持广域潮流流动的交直流主动配电网、分层分区的分布式智能调控管理和开放的公共服务模式,探讨了未来的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探索方法和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40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分布式能源互联网 [J].
吴浩宇 .
经营与管理, 2014, (08) :31-33
[2]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3]   全球能源互联网 [J].
白文亭 .
电气时代, 2014, (08) :11-11
[4]   能源互联网与能源路由器 [J].
曹军威 ;
孟坤 ;
王继业 ;
杨明博 ;
陈震 ;
李文焯 ;
林闯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06) :714-727
[5]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J].
查亚兵 ;
张涛 ;
黄卓 ;
张彦 ;
刘宝龙 ;
黄生俊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06) :702-713
[6]   智能电网承载第三次工业革命 [J].
刘振亚 .
国家电网, 2014, (01) :30-35
[7]   交直流混合微网关键技术研究 [J].
殷晓刚 ;
戴冬云 ;
韩云 ;
廖志超 .
高压电器, 2012, 48 (09) :43-46
[8]   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 [J].
于慎航 ;
孙莹 ;
牛晓娜 ;
赵传辉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 30 (05) :104-108
[9]   实行全球能源战略 建立全球供应体系 [J].
朱训 .
国际石油经济, 2003, (04) :5-11+63
[10]  
全球能源互联网[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振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