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多分辨分析在壳幔非均匀尺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5
作者
赖晓玲
张先康
李松林
方盛明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
[3] 郑州
关键词
小波多分辨分析; 变尺度震相分析; 波的复杂性系数; 壳幔过渡带非均匀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利用小波的“变焦距”多分辨功能 ,提出了针对壳幔过渡带复杂波形的变尺度震相分析方法 ,将它与壳幔过渡带非均匀尺度的研究相联系 ,使得传统的震相识别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对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的Pm波形 ,利用复杂性系数法获得了沿剖面的 2个陆 -陆碰撞带 ,它们分别对应玛沁断裂和海原 8 5级强震区的位置 .利用变尺度震相分析方法得到了玛沁断裂和海原地震下方壳幔过渡带的多层Pm震相 .结果表明 ,海原地震下方的壳幔过渡带厚度约有 2 0km ,层状清晰 ,它至少由 3个高低速相间的层组成 ;玛沁断裂所对应的壳幔过渡带大约由 2个较薄的层组成 .这种分层和厚度的不同表明了鄂尔多斯地块和祁连地块的接触带、巴颜喀拉地块和柴达木地块的接触带由于陆 -陆碰撞的时期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 ,因此在现今可分辨的壳幔过渡带结构非均匀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玛沁—兰州—靖边地震测深剖面地壳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J].
李松林 ;
张先康 ;
张成科 ;
赵金仁 ;
成双喜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2) :210-217
[2]   玛沁—兰州—靖边剖面壳幔复杂性的研究 [J].
赖晓玲 ;
李松林 ;
张先康 ;
成双喜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2) :65-72
[3]   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地壳俯冲带——地震学证据 [J].
曾融生 ;
丁志峰 ;
吴庆举 ;
吴建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6) :780-797
[4]   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多尺度分解 [J].
高德章 ;
侯遵泽 ;
唐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6) :842-849
[5]   测井曲线的小波变换特性在自动分层中的应用 [J].
阎辉 ;
李鲲鹏 ;
张学工 ;
李衍达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4) :568-573
[6]   用于三分向记录震相识别的小波变换方法 [J].
刘希强 ;
周蕙兰 ;
沈萍 ;
杨选辉 ;
马延路 ;
李红 .
地震学报, 2000, (02) :125-131
[7]   多尺度逐次逼近遗传算法反演大地电磁资料 [J].
师学明 ;
王家映 ;
张胜业 ;
胡祥云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1) :122-130
[8]   信号的瞬时参数与正交小波基 [J].
李世雄 ;
汪继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1) :97-104
[9]   喜马拉雅─祁连山地壳构造与大陆─大陆碰撞过程 [J].
曾融生 ;
丁志峰 ;
吴庆举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1) :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