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络论治高血压的理论探讨

被引:19
作者
于向东
崔军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病研究所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病研究所 北京市
[3] 北京市
关键词
经络病候; 辨证论治; 高血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中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随着近年来广泛开展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以及疑难病的研究,“经病学说”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认识亦在不断深入。络脉系统是沟通体内外,保障脏腑气血灌注的功能性网络,也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结构,是气血津液输布的桥梁和枢纽,在保持正常恒定的血压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络病病位在血分,其病机为络脉空虚、络脉结滞、络脉损伤等,因此从络论治原发性高血压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364 / 336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证候和危险因素调查 [J].
周文泉 ;
于向东 ;
崔玲 ;
金仁根 ;
崔军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6) :457-458
[2]   试述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 [J].
宋俊生 .
辽宁中医杂志, 2000, (05) :197-198
[3]   络病学说的理论与临床运用初探 [J].
罗小菊 ;
詹文涛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0, (01) :13-14
[4]   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 [J].
雷燕 ;
黄启福 ;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2) :9-12
[5]   络病理论探微 [J].
雷燕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2) :3-5
[6]   “久病入络”患者舌象(舌底)观察与分析 [J].
徐宗佩 ;
张伯礼 .
天津中医, 1992, (04) :43-45+40
[7]   《内经》络脉理论初探 [J].
邱幸凡 .
辽宁中医杂志, 1981, (02)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