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普林虫与“中更新世革命”

被引:6
作者
徐建
汪品先
黄宝琦
翦知湣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 冰期旋回; 中更新世革命(MPR); 南海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南海南部ODP 114 3站 2 .1Ma以来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群进行研究 ,发现在冲绳海槽及南海北部普遍被认为是黑潮标志种的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在中更新世革命 (MPR)前后对冰期旋回的响应截然相反 ;且在MPR之后的变化与南海北部和冲绳海槽相反 ,即冰期时含量高而间冰期时低 .交叉频谱分析和相位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ODP 114 3站P .obliquiloculata与全球冰量变化之间的上述关系 .该种在MPR前后冰期旋回的转变 ,可能是由于MPR之后南海南部在冰期时切断了与印度洋之间的海水交换 ,或者是冰期时海水盐度增加等因素引起的上部水体结构的重大改观所致 .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有孔虫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J].
徐建 ;
黄宝琦 ;
陈荣华 ;
张富元 .
热带海洋学报, 2001, (04) :6-13
[2]   第四纪冰期旋回转型在南沙深海的记录 [J].
汪品先 ;
田军 ;
成鑫荣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793-799
[3]   南沙深海区近10Ma来浮游有孔虫群及海水温跃层演变 [J].
李保华 ;
翦知湣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840-845
[4]   从超微化石看南沙海区近2Ma海水上层结构的变化 [J].
刘传联 ;
成鑫荣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834-839
[5]   南海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J].
李逊 ;
孙湘君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526-535
[6]   黑潮主流轴近两万年来的位移 [J].
翦知 ;
SaitoYoshiki ;
汪品先 ;
李保华 ;
陈荣华 .
科学通报, 1998, (05) :532-536
[7]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深水区的沉积速率 [J].
黄维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13-17
[8]   冰期时的中国海——研究现状与问题 [J].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111-124
[9]  
Surface-water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East China Sea during the last 36,000 years[J] . Xuedong Xu,Motoyoshi Oda.Marine Geology . 1999 (1)
[10]  
Shifts of the Kuroshio axis over the last 20 000 years[J] . Jian Zhimin,Y. Saito,Wang Pinxian,Li Baohua,Chen Ronghu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