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颜尤明
戴泉水
卢振彬
机构
[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厦门东渡
[3] 厦门东渡
关键词
生态优势度指数; 个体数; 生物量; 均匀度; 现存量; 多样性指数; 鱼类群聚; 闽江口; 结构特征;
D O I
10.14012/j.cnki.fjsc.1991.02.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群聚特征值的时间和区域变化结果。其中S、H(I)、H(B)、J(I)、J(B)和d值随着月令推移逐月上升;而C(I)和C(B)则呈相反的趋势。但其区域差别(闽江口以南和以北)不明显。本海域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B))低于南海北部大陆架和东海深海等海域而与福建省其它类似的沿岸海域很相近。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J(B)与J(I)两者相关不显著;而H(B)与H(I)、C(B)与C(I)呈极显著相关。鱼类群聚结构特征的研究是鱼类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渔业生产和资源管理等均有重要意义。我国在鱼类群聚结构方面的研究,已见报道的有广东鱼塭纳苗群聚、北部湾底层鱼类群聚、南海北部大陆架、浙江北部岛礁周围海域、东海深海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群聚的研究,本文报道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群聚结构几个特征值的时间、空间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群聚诸特征值与环境因子和优势种的关系,供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以及鱼类生态学研究等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东海深海底层鱼类群落及其结构的研究 [J].
沈金鏊 ;
程炎宏 .
水产学报, 1987, (04) :293-306
[2]   物种多样性概念在渔业研究中的应用 [J].
赵利华 .
水产科技情报, 1985, (02) :26-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