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抚仙湖窑泥沟复合湿地的除氮效果

被引:21
作者
陈源高
李文朝
李荫玺
侯长定
吴献花
孔志明
机构
[1]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云南省玉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玉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南京,玉溪,玉溪,玉溪,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
关键词
抚仙湖; 人工湿地; 除氮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了延缓抚仙湖局部湖湾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在北岸建设了净化面积1hm2.的复合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生物氧化塘、水平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治理技术,对入湖河道窑泥沟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系统的除氮效果十分明显,水力负荷年平均为437mm/d,氮负荷年平均为3.315 g/(m2·d),湿地系统氮滞留量年平均为1.91g/(m2·d).其中,通过植物吸收同化作用除氮量为0.142g/(m2·d),占总氮滞留量的7.5%左右.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氮(NOX-)、氨氮(NH4+)、有机氮(TON)和总氮(TN)的去除率年平均分别为62.7%、53.8%、62.4%和57.5%.在湿地系统各功能区中,表面流人工湿地除氮效果最佳,氮去除率年平均为39.4%,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较强;生物净化塘除氮效果次之,氮去除率年平均为18.5%;潜流人工湿地氮去除率年平均为10.6%;沉淀池中氮去除率年平均只有3.6%.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Ⅰ.净化污水的效果 [J].
成水平 ;
况琪军 ;
夏宜琤 .
湖泊科学, 1997, (04) :351-358
[2]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刘文祥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4) :18-22
[3]   水培经济植物对酿酒废水净化与资源化生态工程研究 [J].
戴全裕 ;
陈源高 ;
魏云 ;
张珩 ;
戴玉兰 ;
蒋兴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06) :547-551
[4]   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对含银废水的净化功能研究 [J].
皮宇 ;
戴金裕 ;
陈源高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2) :167-173
[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 [J].
朱彤 ;
许振成 ;
胡康萍 ;
马桂花 ;
李华 .
环境科学研究, 1991, (05) :17-22
[6]   香蒲植物净化塘生态系统调查研究 [J].
陈桂珠 ;
马曼杰 ;
蓝崇钰 ;
曾穗生 ;
李世华 .
生态学杂志, 1990, (04) :13-17
[7]  
Dynam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tention during wetland ecosystem succession[J] . C. B. Craft.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