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部群组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1
作者
张新乐 [1 ,2 ,3 ]
张树文 [1 ]
李颖 [1 ]
张养贞 [1 ]
刘焕军 [3 ]
岳书平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
辽中; 群组型城市; 城市土地; 空间格局; 空间扩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基于遥感数据、地形图和统计数据提取城市用地信息,采用指数分析、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1954年、1975年、1986年、2000年和2005年5个时期辽中群组型城市用地特征。结果表明:1954年以来城市用地不断增加,1954~1975年城市扩张最快,但不同城市扩张速率和趋势不尽相同;1986~2005年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成倍增加,城市化发展的空间辐射作用增强,沈阳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和作用不断突显,一些城市明显向沈阳市方向移动;1975~2000年小城镇快速发展;较高城市空间年增长率分布区域与城市重心转移方向基本吻合。并分析了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及其就业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J].
董丽晶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 2008, (02) :162-168
[2]   辽中城市群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桑秋 ;
张平宇 ;
高晓娜 ;
辛馨 .
地理科学, 2008, (02) :150-155
[3]   辽宁省城市中心性研究与城市发展 [J].
孙斌栋 ;
胥建华 ;
冯卓琛 .
人文地理, 2008, (02) :77-81
[4]   群组型港口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特征及外部形态演变——以宁波为例 [J].
李加林 ;
朱晓华 ;
张殿发 .
地理研究, 2008, (02) :275-284+483
[5]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J].
王士君 ;
王丹 ;
宋飏 .
地理科学, 2008, (01) :15-21
[6]   辽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 [J].
刘佳杰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507-510
[7]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 [J].
关伟 .
地理研究, 2007, (04) :685-692
[8]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 [J].
刘艳军 ;
李诚固 ;
董会和 ;
李如生 .
经济地理, 2007, (03) :433-437
[9]   城市人口密度的尺度效应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J].
杜国明 ;
张树文 ;
张有全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2) :186-192
[10]   辽宁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分析 [J].
徐少立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1)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