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造山带基本特征及边界确定

被引:8
作者
凌贤长
机构
[1] 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榴辉岩;鲁东;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鲁东造山带地处扬子与中朝陆块之间,呈北东向延伸,其南、北边界为邵桑断裂和五莲桃村断裂。该造山带是在扬子陆块与胶辽古陆碰撞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突出特征是主体岩性为晋宁期变质中酸性侵入杂岩,其中广泛发育以榴辉岩为主的中元古超高压及高压变质杂岩。区内普遍分布深部-中部层次构造片麻岩带和变晶糜棱岩带,构成区域构造格架,露头尺度的多期次叠加褶皱到处可见,但是没有规模较大的或区域性褶皱构造,区域构造线为北东走向,吻合于造山带走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初论胶北隆起地壳伸展作用 [J].
凌贤长 ;
董永胜 ;
刘春华 ;
徐学纯 ;
卢良兆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7, (01) :32-36
[2]   论鲁东造山带成因 [J].
凌贤长 ;
刘春华 ;
徐学纯 ;
卢良兆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6, (03) :53-58
[3]   鲁东前寒武纪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J].
张增奇,宋志勇,张淑芳,迟守祥 .
山东地质, 1994, (S1) :14-27
[4]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对胶南地体构造特征的探讨 [J].
霍光辉 ;
罗卫 .
山东地质, 1993, (02) :45-51
[5]   论粉子山群的划分与对比 [J].
马洪昌 .
山东地质, 1993, (01)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