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以来宪法中教育条款变化看教育发展

被引:5
作者
尹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地位; 事业; 思想体系; 根本法; 宪法; 建国以来;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8.03.005
中图分类号
G529 [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正> 世纪之交,对于教育之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实的、规范的等诸方面,许多学者已作过不同论述。尽管“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已成共识之见,但我以为,最值得特别提及的莫过于对“依法治教”的倡导。如果说“依法治教”在当前还只具有某种“口号”的意味的话,那么,倘若在21世纪“依法治教”真能由口号而成观念,进而以此观念来指导教育实践,则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方能实现。我们知道,在所有的法律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不仅是各种教育法的法律渊源,而且也是某一时期教育在国家各项事业中的地位、自身发展状况的缩影,这从建国以来所颁布的四部宪法中有关教育条款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 [J].
周永坤 .
中国法学, 1997, (01) :20-28
[2]   试论中美宪法权利 [J].
钱德纯 .
外国法译评, 1995, (03) :33-36
[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5]  
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邓小平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