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河干流区水质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胡巍巍 [1 ,2 ,3 ]
王根绪 [1 ]
吕玉香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安庆师范学院资环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淮河干流区; 水质; 污染;
D O 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09.01.035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首先简要介绍了淮河流域的自然和水环境背景,然后分析了干流区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最后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1+114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淮河流域水污染管制的制度分析 [J].
高红贵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4) :45-50
[2]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措施创新 [J].
梁本凡 .
水资源保护, 2006, (03) :84-87
[3]   淮河流域污染“久治不愈”原因浅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J].
董广霞 ;
毛剑英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6) :75-78
[4]   河流水质水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J].
徐业平 .
水资源保护, 2005, (04) :34-36+73
[5]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框架研究 [J].
傅国伟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5) :11-13+17
[6]   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信息维研究 [J].
周寅康 ;
张捷 ;
王腊春 ;
严苏宁 .
自然灾害学报, 1997, (04) :92-96
[7]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毛信康,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