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不同径级个体的光合能力差异与更新限制

被引:35
作者
颜超
王中生
安树青
陈姝凝
魏娜
陆霞梅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森林生态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关键词
银缕梅; 特有种; 光合作用; 更新限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是我国华东地区特有种,属国家Ⅰ级濒危保护植物。分别于5月份与8月份采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了江苏宜兴龙池大垅西芥银缕梅种群内大(胸径>10 cm)、中(2 cm<胸径≤10 cm)、幼(胸径≤2 cm)3个径级个体的光合生理参数、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及光环境因子,探讨了不同径级个体的光合能力差异及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显著低于大树与中树,但比叶面积(SLA)显著高于大树及中树;低LCP、低RD与高SLA是银缕梅幼树对弱光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中树LSP仅为大树的二分之一,而其LCP与大树无明显差异,且显著高出幼树;中树LSP与LCP之间的光能利用区间极为狭窄;中树全天平均接受的RAR稍高于LCP,但远低于其LSP;同时,中树的SLA显著低于幼树与大树,致使中树全天碳同化总量严重不足。基于净光合速率(Pn)与光环境参数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进一步证实了光合有效辐射(PAR)对Pn的贡献最大,是影响银缕梅光合碳同化能力的关键因子。由于幼树与中树受到大树遮荫,叶片上方的光合有效辐射均显著降低。尽管银缕梅幼苗在林下表现出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但在后期建成为中树的过程中,叶片形态与光合生理特性均表现出对遮萌环境的不适应,光资源不足构成银缕梅种群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导致种群的中等径级个体急剧减少。人为干预以形成适宜的林窗环境,有利于银缕梅幼树的后期生长,并促进银缕梅种群的顺利更新。
引用
收藏
页码:4153 / 4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北固山湿地虉草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J].
付为国 ;
李萍萍 ;
陈歆 ;
卞新民 ;
陈冬梅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06) :555-559
[2]   生长环境光强对两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J].
王博轶 ;
冯玉龙 .
生态学报, 2005, (01) :23-30
[3]   热带雨林不同生态习性树种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对生长光环境的反应 [J].
郭晓荣 ;
曹坤芳 ;
许再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377-381
[4]   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 [J].
张文辉 ;
祖元刚 ;
刘国彬 .
生态学报, 2002, (09) :1512-1520
[5]   四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比叶重,光合特性和暗呼吸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J].
冯玉龙 ;
曹坤芳 ;
冯志立 ;
马玲 .
生态学报, 2002, (06) :901-910
[6]   不同光强下焕镛木和观光木的光合参数变化 [J].
孙谷畴 ;
赵平 ;
曾小平 ;
彭少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355-362
[7]   珍稀树种小叶银缕梅和宝华玉兰自然现状及其就地保护研究 [J].
徐惠强 ;
郝日明 ;
姚志刚 ;
王中磊 ;
刘兴剑 ;
郭华祥 .
江苏林业科技, 2001, (05) :19-21
[8]   黄山松更新特性与光因子关系的研究 [J].
傅松玲 ;
黄成林 ;
曹恒生 ;
吴泽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801-804
[9]   遮光条件下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行为的对比研究 [J].
马书荣 ;
阎秀峰 ;
陈伯林 ;
祖元刚 .
植物研究, 2000, (01) :63-68+121
[10]   对金缕梅科现代分类系统的评述 [J].
张志耘 .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0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