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放牧强度对高寒杂草类草甸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毛绍娟
[1
,2
]
吴启华
[1
,2
]
李红琴
[1
,3
]
张法伟
[1
,3
]
李英年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高寒杂草类草甸;
牧压强度;
物种丰富度;
地上/地下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下青藏高原高寒杂草类草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与结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重牧(HG)条件下草层垂直分化不明显,仅1层结构,而轻牧(LG)和中牧(MG)与对照(CK)条件下禾草和矮嵩草能得到较好的生长,草场垂直结构分异为2层;不同放牧强度下莎草科、禾本科和杂类草的重要值变化趋势不尽相同,HG会导致种类组成的下降,CK和适度放牧下种类组成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尽管短期过度放牧抑制了优良牧草的生长和发育,种类组成降低,但因放牧时间短,组成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具有较强的耐牧性以及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性,其群落结构是稳定的;植物地上生物量表现出MG>LG>CK>HG,即适度放牧可提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在CK条件下最高,其次为MG、HG和LG,CK、MG与LG、HG有显著性差异.植物根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HG、CK、MG、LG,HG的根冠比显著大于LG.
引用
收藏
页码:1372 / 138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