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乐坳陷早二叠世的藻类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2
作者
黎泉水
袁恒焕
机构
关键词
藻类化石; 栖霞组; 茅口组; 栖霞阶; 阳新世; 二叠纪; 早二叠世; 萍乐坳陷; 石灰岩; 泥晶灰岩; 偏光; 粘土岩; 泥质岩; 沉积特征; 分异度; 藻类组合; 钙质; 地质环境; 沉积环境; 瘤状灰岩; 环境意义; 下二叠统; 江西;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83.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江西早二叠世地层组段的划分仍沿用栖霞组、茅口组二分方案,不过界线有上、下之别。朱正刚等将安福县小江边村的小江边组置于茅口组下部与栖霞组为界,上覆狮子形组,提出了相应的Urushtenia chaoi-Chusenella tieni组合带。我们根据在整个坳陷内系统的地表地质工作,和大量的镜鉴成果,按岩性、岩相、沉积特征等,将下二叠统分为3个岩性段:即下部灰岩段,相当栖霞组;中部泥质岩(页岩)夹瘤状灰岩段,相当小江边组;上部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84+327 +32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