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26
作者
潘峰华 [1 ]
徐晓红 [1 ,2 ]
夏亚博 [1 ]
赖志勇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危机; 金融地理学;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0 [金融、银行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过去的30多年间,随着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逐渐扩展和深化,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2007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金融地理学由此开始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本文全面搜集了1980-2013年5月发表于13种国际权威地理学期刊的金融地理文献,共计245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将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议题总结为:金融中心的区位及影响因素、银行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影响、金融排除、证券市场的空间变化、养老金的区域差异、风险投资的空间集聚及投资空间邻近性、金融化和金融危机等方面,重点阐述这些议题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独特国情、国际资本市场的复杂性等方面展望了中国金融地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231 / 12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区际资本流动与区域发展差距——对中国银行间信贷资本流动的分析 [J].
陈东 ;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23-731
[2]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J].
祝英丽 ;
李小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3) :46-51
[3]   金融与区域发展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 [J].
彭宝玉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10, 30 (01) :75-79+92
[4]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区位选择 [J].
贺灿飞 ;
傅蓉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01-712
[5]   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研究 [J].
彭宝玉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65-770+793
[6]   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J].
曾刚 ;
司月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3) :39-43
[7]   中国地区银行业金融系统的区域差异 [J].
武巍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学报, 2007, (12) :1235-1243
[8]   广州市金融机构微观集聚案例 [J].
林彰平 ;
闫小培 .
经济地理, 2007, (01) :84-88
[9]   跨国公司总部与中国金融中心发展——金融地理学的视角与应用 [J].
赵晓斌 ;
王坦 .
城市规划, 2006, (S1) :23-28
[10]   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 [J].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06, (05) :721-72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