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20
作者
翟胜
梁银丽
王巨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聊城大学农学院园艺工程系 陕西杨陵
[3] 陕西杨陵
[4] 山东聊城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研究进展; 研究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是从具体的生物物理量角度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自从该模型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广泛关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评价了模型应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生态足迹研究动态和研究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J].
岳东霞 ;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54-463
[2]   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J].
蔺海明 ;
颉鹏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4, (02) :111-115
[3]   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 [J].
席建超 ;
葛全胜 ;
成升魁 ;
鲁春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224-229
[4]   东北地区生态消费水平的区域可持续性研究 [J].
刘力 ;
郑京淑 .
地理科学, 2003, (06) :656-660
[5]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足迹研究 [J].
黄青 ;
任志远 ;
王晓峰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02) :57-58
[6]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李金平 ;
王志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97-203
[7]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8]   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成升魁 ;
郑度 .
资源科学, 2001, (06) :20-23
[9]   大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初探——对北京、上海的案例研究 [J].
苏筠 ;
成升魁 ;
谢高地 .
资源科学, 2001, (06) :24-28
[10]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 [J].
叶文虎 ;
仝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7, (03) :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