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47
作者
胡宁静 [1 ]
石学法 [1 ]
黄朋 [2 ]
刘季花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金属元素; 沉积物; 污染; 来源; 辽东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度计(AFS)分别测定了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它们的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Zn、Pb、Cd、Ni、Cr、Co、Hg、As和Ag等元素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梯度,其空间分布模式(4种)受到沉积物细粒组分、有机质含量及与河口间距离等因素的制约.通过与沉积物质量标准及其他海区的比较,评价了研究区沉积物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Cu、Zn、Pb、Cd、Cr、Ni、Ag、Hg和As)的污染情况.富集系数显示,Fe、Ti、Mn、P、Cu、Zn、Ni、Cr、Co、Sc和V为无富集;As为轻度富集;Pb、Cd、Ag和Hg为中度富集.Fe、Ti、Cu、Zn、Cr、Ni、Co、Mn、P、V和Sc主要来源于陆地岩石和土壤风化产物;Pb和As既有岩石和土壤风化产物等自然源的贡献,又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Hg、Cd和Ag主要来自人为源;Ba和Sr主要与海洋生物活动有关.依据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将辽东湾沉积物划分为4类.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环境质量评价 [J].
盛菊江 ;
范德江 ;
杨东方 ;
齐红艳 ;
徐琳 .
环境科学, 2008, (09) :2405-2412
[2]   抽风口与烟道间距对AFS-93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汞的影响 [J].
尹雪斌 ;
姚春霞 ;
骆永明 ;
宋静 ;
钱薇 .
分析试验室, 2006, (10) :119-122
[3]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有害重金属分布及评价附视频 [J].
黄向青 ;
梁开 ;
刘雄 .
海洋湖沼通报, 2006, (03) :27-36
[4]   全新世以来渤海湾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J].
刘建国 ;
李安春 ;
徐兆凯 .
海洋科学, 2006, (03) :60-65
[5]   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评价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 [J].
李玉 ;
俞志明 ;
宋秀贤 .
环境科学, 2006, (01) :137-141
[6]   建立人与海洋的和谐关系 [J].
马德毅 .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 2005, (07) :56-58
[7]   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J].
陈江麟 ;
刘文新 ;
刘书臻 ;
林秀梅 ;
陶澍 .
海洋科学, 2004, (12) :16-21
[8]   辽东湾河口底质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 [J].
周秀艳 ;
王恩德 ;
刘秀云 ;
王武名 .
地球化学, 2004, (03) :286-290
[9]   辽东湾东部浅水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评价 [J].
冯慕华 ;
龙江平 ;
喻龙 ;
李建军 .
海洋科学, 2003, (03) :52-56
[10]   辽东湾双台子河海区动物体内污染物含量及时空分布 [J].
马明辉 ;
海志杰 ;
冯志权 ;
关春江 ;
陈红星 .
海洋环境科学, 1999, (01) :61-64+76